会员名: 密码:
注册会员|忘记密码 滚动广告,滚动广告滚动广告滚动广 2025年7月6 星期日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帮助]
[导航]
[投稿]
首页 特别推荐 经典信息 特别报道 最新图片 鸽会纪事 海外鸽讯 欧美名家 铭鸽欣赏 服务指南

炎热夏季强制家飞两小时?未必可取!

2017/7/17 8:46:09    pengyx


强制家飞

    一个人报名参加三个月后举行的体育比赛,这三个月里他会做什么?答案是显而易见的。那一只候鸟三个月后必须迁徙到南方过冬,这段时间它又会做什么呢?答案是:不停地吃。

    动物为何不需要锻炼?

    所有野生动物要想在自然界生存下去,都需要极佳的体能,但我们很少看到动物会有意识地锻炼身体,为体能做储备。候鸟就是一个好例子:大部分候鸟迁徙时都要不间断地飞行成千上万公里,其难度绝不亚于一场马拉松,但没人见到过候鸟在出发前先锻炼一下。它们就知道不停地吃,似乎只要储备足够多的能量就行了。

    另一个案例是那些需要冬眠的动物,比如狗熊。它们在冬天会找个山洞钻进去,睡上好几个月,直到第二年开春再苏醒。令人惊讶的是,狗熊们醒来后立刻就能活蹦乱跳地出洞觅食,好像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过。如果一个人在床上躺三个月不动弹,肌肉肯定会大幅度萎缩,因为人类的肌肉是需要维持一定的刺激才能保持原样的。

    为什么动物不需要锻炼呢?这个问题自古以来就有很多人问过,但直到最近才有科学家试图去寻找答案。研究发现,冬眠之所以不会让熊的肌肉萎缩,是因为熊的血液里存在某种因子,能够让肌肉细胞维持健康。

    迁徙鸟类之所以不需要锻炼,似乎也和基因有关。加拿大一位科学家曾经研究过一种名叫黄腰林莺的北美候鸟,发现只要通过人为控制光照条件和温度的办法,模仿季节变换,这种鸟的肌肉细胞内立刻会有上百个基因发生变化,为即将到来的长途奔袭做好准备。

    从这两个例子可以看出,大部分野生动物的基因经过千百年的进化后,能根据实际的生活模式,做出最合适的适应性改变。所以这些动物干脆进化出相对固定的生长模式,无须锻炼就能保持肌肉的活性。

    我是一个对信鸽比较喜欢的人,也时常在考虑一个问题:如果信鸽不强制家飞,在比赛中会怎么样?信鸽虽然不是野生动物,但也是经过人类驯化而来的,是不是信鸽也和候鸟、狗熊一样,有某种特别的因子或者基因呢?

    朋友的实践引发思考

    我有一个养鸽子的朋友,他参加比赛有五六年了,每年出小鸽子都在50只左右。经过七月、八月的调养,有家飞丢的,也有“照顾”猫和黄鼠狼的,到九月初开始训放,也就剩20只左右。到三百公里,能回来四五只就不错了;飞完五百公里,几乎就是没有鸽子了。2014年,五百公里回来一只,是在比赛第二天的,鸽子是别人送的。鉴于这种原因,他心里也明白,所以这两年几乎都是跟着训,五百公里能有鸽子回来就很高兴了。他养鸽子一点也不为钱,就是纯粹的爱好。

    2015年,由于种种原因,开春他在家里的平台建了个小棚,老家的种鸽出的小鸽子,30天左右,看着不错就拿过来养。到六月底有20只左右,进入七月,家里有事,就委托我帮着喂养,每天一次。喂的饲料三分之二是玉米,玉米是最糟糕的那种,有玉米蒙,还有好多有点发霉的玉米粒长了虫子。剩下空壳的玉米最少占三分之二,里面有虫子生成的那种丝状的东西,另外三分之一就是豌豆、麻子和高粱。一直到进入九月,两个月的时间几乎没有家飞,就是关棚饲养。进入九月,他自己喂养,中间饲料加进了芝麻。一个小罐,每天随便吃。

    进入训放,就是九月初,自己私训大概5公里,丢了两只。然后跟鸽车,30,50,80……按部就班地跟俱乐部训。在训放中,没丢鸽子,并且一直在归巢比较快的行列,归巢还很整齐。18只,十来分钟就能差不多到齐。

    当年第一场220公里的比赛,他本来打算比赛,扫描也买了,由于种种原因,最后训放。这次比赛集鸽3000只左右,朋友由于训放,还有家里秋收比较忙,没有看着鸽子归巢。下午四点,我去给他喂鸽子,发现全部到齐。朋友听说,高兴的不得了。这时候有人可能要说这很正常呀,其实不是这样的。

    在这场比赛中,好多养鸽子多年、成绩比较好的,交20只左右,几乎没有当天全部到齐的,即使有进奖的也不例外。打听了十来位鸽友,都是平常都飞得还行的,20只左右参赛,当天都差五六只没回来。而我这位朋友下午四点就全部到齐。如果要是往年,这一场回来一半就很不错了。

    在以后的300公里和500公里的多场比赛中,每场都进成绩,有时四五只,有时一两只。当然不是什么好成绩,也就是几十名的成绩。秋赛下来,没丢几只鸽子,他说这是他养鸽以来飞得最好的秋赛。在来年的春赛中,还是这批鸽子,还是那种养法,也是每场比赛都有成绩,最好的成绩是620公里亚军。

    通过朋友训、养、赛的实际,我一直在思考:好多人说的强制家飞2个小时以上,尤其在炎热的七八月份,真的是上上策吗?

    超强度的强制家飞未必可取

    超强度的强制家飞会引发多种疾病。信鸽由于运动强度加大,好多免疫系统的能力会减弱,这就容易给某些疾病或者病菌提供侵入的机会。再有那些体弱的鸽子,得不到充分的休息,在它还没有足够强壮之前,经受不起超强度的运动,会丢失,成为天落。还有月龄小的鸽子,由于好多器官没有完全发育成熟,在大运动量的前提下,会导致器官的损伤,也就是飞伤。

    其实我们养鸽子时间长的人会发现,某些鸽子,它们无论每天进行多大强度的训练,在比赛中也快不了。这跟它们的肌肉、骨架、翅膀形状、翅膀煽动的频率有关,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拖拉机”。鸽子能不能摘金夺银,跟好多因素有关,强制家飞只是其中的一方面。首先鸽子要有一个聪明的头脑,定位准确,回家的路线要尽可能接近直线,这样飞行时间就短。除了这些,还跟鸽子的意志力,恋巢性等有关。其中大部分来自遗传,所谓“鸽飞一滴血”就是这个道理,好多东西并不是强制家飞就能补充上的。

    还有一个情况,我们经常在信鸽网上看到这样的文章,说自己的种鸽养了几年,不小心逃笼了,经过几天飞回了几百公里甚至上千公里的原来的主人家。它飞这么远的距离,强制训练了吗?那都是死棚鸽,并且是很长时间的死棚鸽,连家飞都没有,可是它还是飞回了很远的原来的家里。

    再有就是好多鸽友说的直上。就是未经过由近及远的训放,直接把鸽子拿去参加三百公里或者五百公里的比赛,也照样回来。

    劳逸结合或许才是王道

    现代社会情况发生了变化,出现了很多整天坐办公室的人,他们的心跳和呼吸频率长时间维持原样,肌肉根本得不到足够多的刺激,这就导致他们的运动能力大幅度下降。这些人要想维持一定的运动能力,就必须人为地创造出某些场景,强迫自己动起来,这种场景被我们称为“锻炼身体”。换句话说,体育运动的目的就是让现代人用最少的时间高效率地满足我们的动物本能,让我们这些靠脑子吃饭的人可以相对健康地活下去。

    而对于鸽子而言,我自己感觉,在炎热的七、八月份,一来鸽子月龄都小,没有完全发育好;二来天气炎热,真的没必要进行什么魔鬼式的强制家飞训练。其实,鸽子在没有疾病的情况下是很喜欢在天空飞翔的,尤其是早上。所以鸽子养健康了,它自己自然就爱飞了。“老牛亦解韶光贵,不待扬鞭自奋蹄”,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比赛来临之际,把鸽子养健康,让它们的身体储备足够多的能量,有时间多来几趟训放还是不错的。干什么事都讲究劳逸结合,训养信鸽也不例外,让鸽子每天保持早上、傍晚两次正常的家飞足以。

    我的这些话可能有些片面,可能不够有说服力,也可能又触动了某些人的神经。我先说明:别问我的成绩,别问我的资质,我就是一个喜欢鸽子的人,没事就随时记下自己对于鸽子的所思所想,不为别的,只为一个爱好。欢迎文明交流。
 

 发布时间:2017/7/17 8:46:09 收藏该文章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
 相关信息
  • 经验不能照搬 成功没有捷径 (2024/3/26 9:37:47)
  • 种鸽如何调理 (2024/3/18 15:17:24)
  • 牛角挂书 论养鸽人的自我修养 (2024/3/18 9:31:57)
  • 春季赛鸽管理方法 (2024/3/14 14:39:00)
  • 百科知识:该怎么对待归巢鸽? (2024/3/14 14:31:56)
  • 个人参加技能赛 (2022/8/6 16:20:25)
  • 鸽王成绩导入普赛 (2022/3/9 17:20:25)
  • 鸽王成绩排名 (2022/2/23 9:15:46)
  • app内删除跳转 (2022/2/23 8:55:25)
  • 删除200万数据的比赛 (2022/2/21 8:39:48)
  • 友情链接: 爱鸽查询app下载 | 114信鸽网 | 比利时皇家信鸽协会KBDB | 欧洲信鸽站 | 比利时赛鸽天堂 | 更多查询
    实用查询: 信鸽环号查询 | 赛线地图 | 空距计算 | 天气网 | 英汉翻译 | 邮编电话查询 | 手机查询 | IP地址查询 | 列车时刻表 | 更多查询
    关于我们 我们优势 推广方式 付款方式 联系方式 帮助中心
    Copyright 2000-2014 http://www.quanqiuxing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络赛事直播系统 发明专利号:201310282712.2
    服务电话:微信公众平台:a15732977601 微信手机客服:15732977601 传真:周六、日垂询:15732977601 电邮:1600690287@pp.com
    版权所有:全球信鸽网 http://www.quanqiuxinge.com 备案号:冀ICP备2021028612号